日前,绿A生物及其旗下红球藻虾青素产品成功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认证,成为国内微藻产业中首个斩获FDA双认证的企业。FDA作为全球公认的食品药品监管权威机构,其严苛的认证体系堪称全球食品药品安全的“黄金标杆”。此次绿A生物获此殊荣,不仅彰显了国产微藻产品品质已跻身国际顶尖行列,更标志着中国微藻产业正加速从“原料出口”模式向“品牌输出”模式转型升级,产业话语权显著提升,有望重塑全球微藻产业竞争新格局。
从“技术突围”到“产能领先” 重构产业话语权
在微藻产业的技术赛道上,中国曾长期扮演追赶者角色。上世纪90年代,日本DIC公司凭借雨生红球藻养殖技术垄断全球虾青素市场,彼时中国科研团队还在为藻种选育发愁。
转机出现在2006年,云南绿A生物与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携手合作,从我国内陆水体采集、分离出红球藻藻种38株。经过单细胞克隆,实现单藻培养,并建立相应藻种库进行保存,为培养红球藻生产天然虾青素研发提供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藻种资源。经过无数次的实验研究,科研团队最终成功选育出两株红球藻优良藻种品系。这两株藻种在大规模养殖环境下,虾青素平均含量在干重的2.23%。这一成果,成功突破了“种源卡脖子”的困境,为中国虾青素产业化研究筑牢了根基。
彼时,国外红球藻大规模养殖生产普遍采用“两步法”技术。该技术需先在封闭式培养系统中培育绿色细胞,待其生物量达到一定规模后,再将其转移至开放培养系统进行孢子转化,以积累虾青素。而绿A公司创新采用 “一步法”规模化养殖技术,将红球藻藻培养的全过程,包括藻绿色细胞的生长繁殖、生物量积累、孢子转化和天然虾青素积累在同一光生物反应器-开放池中完成。与传统的“两步法”相比,“一步法”专利技术更具高效性与集成性,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可控性得到显著提升,虾青素提取效率提升至80%以上,工艺成本降低30%。
从自主知识产权的藻种培育到“一步法”规模化养殖创新技术,绿A攻克了从雨生红球藻中萃取天然虾青素的两大产业化核心技术壁垒,打破了美国Cynotech公司和日本富士化工的国际垄断局面,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虾青素专利技术的企业。时至今日,在绿A等企业努力下,云南虾青素产量占据全球总产量的40%,一跃成为世界虾青素市场的产能大国。而绿A生物率先通过FDA认证,不仅是对企业创新发展的高度认可,更彰显中国微藻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已跃升至国际领先行列,具备了在全球市场与顶尖企业同台竞技的实力与底气。
从“中国质造”到“全球信任” 打造微藻国际品牌
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品牌已成为国家经济实力与产业竞争力的核心象征。它不仅代表着产品的质量与信誉,更是产业在全球市场话语权的关键体现。伴随着中国微藻产业的蓬勃发展,以绿A 为代表的中国微藻品牌正在迅速崛起。
品质是品牌的生命线,是赢得国际消费者信任的关键。作为中国微藻产业国际化的先行者,绿A生物践行“以制药标准生产保健食品”的发展理念,构建了从藻种培育、规模养殖、精细生产、GMP标准管理到终端销售及服务的全产业链质控体系,是行业内唯一一家原料基地通过GAP,深加工厂通过GMP认证的企业。依托领先的品控管理体系和基地优势,确保产品符合国际标准和市场需求,以标杆级质量管控成为国际市场认可的“中国质造”代表。
此外,绿A生物积极对标国际标准,与国际品牌看齐。早在2000年绿A螺旋藻出口到德国,一次性通过了以严谨著称的德国经权威检测机构CLL(鲁贝克实验室)多达70项指标的检测(中国国家标准为30多项),开创中国微藻企业首次叩开欧盟高端保健品市场大门的先例。此后,绿A产品先后出口到德国、意大利、法国、丹麦、澳大利亚、日本、马来西亚、韩国、澳洲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市场上树立了中国微藻品牌的良好口碑。
从高标准品控管理到赢得全球消费者的信赖,绿A生物正稳步迈向世界舞台中央。此次通过美国FDA认证,不仅大幅提升了绿A在海外消费者中的信任度,为“中国绿A”向“世界绿A”的蜕变注入强劲动力。同时,绿A生物正引领和推动更多微藻企业从“规模制胜”向“品牌领先”转变,加速中国微藻品牌全球化进程,提升国际市场对中国微藻产品和品牌的认知,让全球消费者都能享受到“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随着全球微藻市场的迅猛发展,微藻产品的应用场景日益广泛。作为世界微藻生产大国,我国微藻企业将更加积极地投身全球化发展浪潮,推动中国微藻产业从“原料输出”向“品牌输出”升级,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相信在绿A生物等头部企业的引领下,将有越来越多的微藻品牌走出国门配资世界门户首页,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届时,中国微藻产业将不再仅仅是全球市场的参与者,更将成为规则的制定者和标准的引领者,推动中国从“微藻大国”向“微藻强国”实现华丽蜕变。
汇盈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