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网络配资平台
视导赋能促卓越 五育融合谱新篇
——南宁市衡阳路小学举办南宁市小学教育教学视导调研活动
教育教学视导是推动学校内涵发展,促进教学品质优化升级的关键举措。10月17日,南宁市衡阳路小学圆满承办南宁市小学教育教学视导调研活动。本次活动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主题,通过系统展示与深度交流,全面呈现了学校以视导为契机的教学改革探索与质量发展路径,形成了“督导诊断—实践优化—质量跃升”的良性循环。活动现场的精彩呈现与扎实成果,赢得了市级专家及兄弟学校同仁的高度评价。
本次市级教学视导构建了“市—区—校”三级联动的协同教研机制,采用“精品课展示+全员开放课堂+专题研讨”的立体化视导模式,覆盖数学、英语、科学、劳动、信息科技、心理健康教育六大关键学科。视导专家组深入教学一线,通过听课、评课、座谈等多种形式,对学校的教学常规、课堂生态与教研机制进行了系统评估与精准指导。
南宁市衡阳路小学苏莹老师与孩子们学习信息科技学科《二值的黑白图像》一课。苏颖摄
在教学展示环节,各学科呈现出鲜明的教学特色。数学课堂巧妙融入生活实例,将“字母表示数”等抽象概念具体化,着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模型思维;英语教学借助真实情境营造沉浸式语言环境,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语用能力;科学课程以探究实验激发学生兴趣,引导他们亲手探索电与磁的奥秘;劳动教育融合地方特色,践行知行合一理念;信息科技课采用项目式学习,带领学生步入数字创造的世界;心理健康教育则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提升学生心理素养。这些生动课例,正是学校“三课精进”(常态课夯实、练兵课淬炼、示范课引领)模式下,教师深耕课堂、持续打磨的成果,充分彰显了学校“五育融合”的育人实践。
南宁市衡阳路小学邱炎娟与学生在劳动基地上劳动教育课《探秘绞股蓝世界》。韦莹摄
在教学品质不断迈上新台阶的过程中,学校着力构建“科学管理、精准施策”的双轮驱动机制。通过完善集体备课制度,建立“教学设计—课件制作—课堂实施”三级审核流程,持续夯实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这一制度深度依托学校“4432”教师专业成长模式中“四台驱动”的集体备课平台,借助“希沃信鸽”实现备课数字化管理,形成“主备初建—资源上传—集体研讨—形成共案—个性化修改”的闭环流程,既凝聚团队智慧,又让教师在协同中实现专业成长。
南宁市衡阳路小学劳柳莉副校长作《构建“4432”教师专业成长模式 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工作汇报。谭莹摄
值得关注的是,学校将此次视导作为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宝贵平台。在课后评议环节,专家围绕教学策略与核心素养落实等维度展开深度交流,既充分肯定了“生活化教学”等亮点,也就课堂互动设计与学情把握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建议。依托市、区两级专家的高位引领,学校将进一步深化“4432”模式中的“双轮赋能”(外引专家智慧、内育校本特色)机制,成立“学科重难点攻关小组”,完善“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的教师发展体系——该体系与“四级助推”(启航—新锐—精锐—领航)教师梯队建设相呼应,能为不同成长阶段的教师提供精准支持,为实现教学质量新突破筑牢人才基础。
南宁市教科所副所长周梅对视导情况作点评指导。谭莹摄
此次市级视导既是对学校办学成果的集中检阅,更是推动学校迈向更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南宁市衡阳路小学朱剑梅表示,将认真研究吸纳专家组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网络配资平台,完善管理机制,强化教研支撑,尤其会持续深化“4432”教师专业成长模式的实践,通过平台搭建、梯队培养、课堂打磨与资源融合,全力构建富有活力的高效课堂。(陈丽冬 林梅)
汇盈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